天才一秒记住【微信读书】地址:wechatbook.cc
横竖名字就在死亡名单上,已经没什么好害怕的了。
基于这样的想法,德川理吹灭行灯,拉上被子一觉睡到天亮,连梦都没有做。
次日清晨,收拾好一应行李,正准备出发之前,宅邸里的下人前来禀报,道是「光常先生来了」。
「诶,是本阿弥先生呢。」
自觉负担起警卫工的物吉露出了有点惊讶的表情,看来他听过光常这个名字。
而德川理虽然没听过光常这个名字,物吉口中的「本阿弥」她却是早有耳闻,知道那是历代以刀剑鉴定、研磨、浄拭为业的家族,出过光悦这样被誉为「宽永之三笔」的名人,家康时代就很受德川家的赏识。
另外,物吉称他「本阿弥先生」,宅邸里的下人却直接称他为「光常先生」,将他带至客厅,说明这个人和尾张家关系一般,却是屋主,也就是德川理本人的朋友。
「听说你昨晚向兵法所递了假条,申请回藩,我连茶都不敢喝,立刻快马加鞭赶来,总算是赶上了。」
在客厅等候的光常站起来笑着和她问候,言谈间神色轻松,态度熟络,看来两人的关系如她所料,是光源氏与头中将一般的好友。
「尾张家还不至于吝啬到连一杯茶也不肯给。」
或许是受到身体原主的影响,德川理对他先入为主地带有好感,很自然地接话调侃,露出微笑:「什么风把你吹来这里?」
「还不是为了你家的事。」
「哦?」
「是贵府家老日前送来的藏刀,说是下人拿出来,准备进行保养的时候忽然发现怎么也无法将刀拔出刀鞘,所以送到我这里,看看是否有什么问题。」
说话间,光常打开随身带来的刀箱,取出一柄装在白木鞘里的藏刀。
这种白木制成的刀鞘被称为白鞘,外形朴实无华,又不利用使用,唯一的优点是透气性远胜于坚实厚重的真剑鞘,用来保存不常使用的藏品刀再好不过。
德川理顺着他的动双手接过,便见白鞘上清晰写着「仁一ノ二十六」几个字。
如果她没记错的话,那应该是尾张德川家收藏刀的习惯记号,由五常「仁义礼智信」中的一字与数字结合而成,排序上大致遵循数字越小,重要性越高的规律。德川家康为战国乱世的终结者,收集的名刀世传有千口之多,记录在册也有七百七十口。家康逝后,所有遗物按分物帐分给将军家与御三家,其中,尾张家分得刀剑四百余口,而这把刀在四百余刀中被标记为1-26,毫无疑问是非常贵重的刀。
「我试过拔刀,但和送来的描述一样,怎么也无法拔出。观察鞘口,并没有黏连或是锈蚀的痕迹,理论上不该如此,但事实就这么摆在眼前,我也不得不信。」
「这样啊。」
听他这么说,德川理眨眨眼睛,握住刀柄,试探性地向外拔了拔。
只听仓地一声,一片寒光倏然闪现,清冽耀眼。
客厅内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闭了闭眼,避开骤然进入视线内的强光,随后面面相觑。
「拔不出?」
「别问我,我不知道……」
室内陷入诡异的安静。
为了找点话题,摆脱尴尬,两人默契地将目光落到了完全出鞘的刀剑上,并再次不约而同地失去声音。
呈现在两人视线内的是一把典型镰仓风格的太刀。
在刀剑锻冶史上,镰仓时代被称为日本刀技艺的「最高峰」,有着「黄金时代」、「隆盛期」的美誉。在镰仓以前,锻冶技术尚未成熟,在镰仓以后,锻冶技术走向衰微,流传至今的绝大多数名物刀剑都是出自这一时期。
而她手中的这把太刀,便是这日本刀技艺最高峰时代的最高杰。
相比优雅细身的平安刀,它的身幅更宽,尺寸更长,整体风格雄健华丽,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武家权力张扬的镰仓幕府。但比起豪壮粗野的南北朝刀,它身上又明显能看出平安时代的流风遗韵,给人优雅高贵之感。
稍稍放远一些,转动角度。细美到极致的地金仿佛金银研出的莳绘,灿然生辉。烧刃华丽绚烂,用鉴赏家的说法,就是「宛如深山里的樱花,夜明时的天空」。刃文上经过打磨的钢粒子闪耀着,是相当圆润的沸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《[刀剑乱舞]名物帐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微信读书wechatbook.cc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